为什么我放弃了使用 neovim 为主要编辑器

在过去的 3 年时间里,我一直在使用 neovim 作为我的主要编辑器。但是最近我将编辑器从 neovim 切换到了安装了 vim 插件的 Visual Studio Code。 为什么我之前会选择 neovim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我的主力写代码的机器是一台 M1 Macbook Air。而 Linux/类 Unix 程序员用户喜欢,也不得不经常和终端打交道。所以在接触了 nvim 之后,我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这个在终端运行的编辑器。我花了差不多两周时间强制自己使用 nvim 做所有的编程工作,掌握了一些很基础的 vim 操作,然后按照网上的教程写了自己的配置文件。说实话,即使是现在我依然只会这些很基础的操作,但是也足够用了。同时不得不承认的是,使用 nvim 让我觉得我自己是一个极客,一个"与众不同"的程序员,谁不想当一个与众不同的程序员呢。当然当时的这些想法在我现在看来很可笑。 vim/nvim 作为编辑器确实也有自己的优势,足够轻量足够快,没有多余的功能。同时无论是 vim 还是 nvim 都有庞大的插件生态和社区支持。vim/nvim 加上插件的加持后功能不输 IDE。 vim 是一种输入方式 我认为在很多语境里谈论 vim,我们是在谈论一种 输入方式,而不是 vim 编辑器本身。 有些在 Arch/NixOS 使用 nvim 的程序员可能要攻击我了,这可能是一个暴论。为什么这么说?不妨认真想一想,现在你能找到的几乎所有主流的编辑器/IDE 都支持,或者可以通过安装拓展插件后支持 vim 的键位。Visual Studio、Visual Studio Code、JetBrains 全家桶,甚至 Emacs,都可以通过安装插件的方式支持 vim 键位。Zed 的 vim mode 甚至开箱即用。甚至那些算法题刷题网站(LeetCode、牛客等)的网页编辑器大多都支持 vim 键位。也就是说我可以在几乎所有编码场景都使用 vim 键位,而不需要使用原汁原味的 vim/nvim。实际上,最早 vim 的优势其实就是其独特的输入方式可以使得程序员在编码的过程中可以尽量使双手不离开键盘的中间区域。nvim 在 vim 的基础上将其“现代化”(在我看来也不够现代化),仅此而已。我可以在其他的编辑器里使用几乎和原生 vim 没有区别的输入方式,并且享受其他编辑器开箱即用的构建工具、调试工具和 linter 等。实际上我也是这么做的。现在每当我在一个新的环境里写代码,第一件事必须是给使用的编辑器安装 vim 插件。 ...

April 19, 2025 · wivl

深夜随笔,网站更新,生活更新

关于博客 最初创建这个博客,仅仅是想在里面写一些技术相关的东西,记录一下学习历程,顺便督促自己去学习新东西。但是今天我突然觉得,既然这是 博客 而不是 文档,我想在里面加入更多的关于“我”的内容,于是有了这篇随笔。 最近 review 了一下前面写的两篇已发布的文章,和还没写完烂尾的草稿,我又觉得我写得实在是太烂了。我觉得这两篇文章没有“人情味”,我只是机械地将内容摆在文章里,就像一本编得很烂的字典。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我会重置这两篇文章,不过那也是找到工作并稳定下来之后的事情了。之后的文章应该会以这样的形式展现:我实现了 XX 功能,或者写了一个 XX demo,然后以“我”的视角记录我实现这个功能/demo 的过程。整个文章应该按照 “为什么要做 XX -> 做 XX 的理论依据 -> 怎样做 XX” 这样的“三段式”结构来组织,最后附上参考的所有资料,像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又像是在写一篇论文。 还有就是博客的 theme。之所以使用 PaperMod,是因为我看到这个博客使用了 PaperMod。我现在觉得这不是一个太好的选择。PaperMod 的 light 和 dark mode 都不太养眼,代码的字体也不方便阅读,我也许会在未来替换掉主题甚至技术栈(目前是 Hugo + Markdown)。 关于我 写这篇文章已经是 2025 年春节后了。过去的一年对我来说是艰难的一年,但是我不太想在公开的博客里暴露太多我的私事。 2024 年末到 2025 年春节前我都在埋头学习 PBR 的光线追踪 approach。我从零开始边学边实现一个基于 CPU 的光线追踪渲染器。写的过程并不轻松,我在理论学习和实现上都遇到了很多问题。那时候 pbrtv3 看不懂,论文看不懂,复杂的公式和推导看不懂,源码也看不懂。我能做的事就只是看着别人写好的渲染器渲染出来的绚丽图片发呆迷茫。后来依靠网上找的博客,以及大模型辅助分析成熟渲染器的源码,才勉强搭建起我自己的渲染器的 interface。走到这一步,回头发现自己对 PBR 的理解确实深刻了不少。不得不说造轮子确实是掌握知识的最好方式,当然前提是你有足够的时间。 之后的事情当然就是找工作,稳定下来,再继续之后的学习。

February 17, 2025 · wivl